你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還要投后市場,看項目主要看哪點?
經過多次取舍后,給出的答案是:后市場這個行業對創始人的要求太高了!沒有綜合指數高的優秀創始人是主要因素。對很多已經算是頭部企業的創始人困惑是,企業做大了,而身邊能夠跟上節奏的人幾乎沒有。
1、產業鏈足夠長,創始人需要對產業鏈有足夠寬的視野
數百億投資如果說沒白花,那就是讓一大批創業者從產業鏈如此復雜的行業里多觸點同時試錯。
B2C、B2B、O2O、B2B2C、S2b2c、F2C、上門、汽修連鎖、直營、加盟、代運營、汽配、易損易耗、全車件、撮合、自營、引流、洗車、美容、改裝、保養、快修快保、鈑噴、DRP、供應鏈金融、二手車整備、車險、SAAS、ERP、集中建倉、前置倉、共享物流、共享技師、技師平臺、技術平臺、共享洗車、加油、停車、代辦車務、車區塊鏈、眾籌......
從輕到重、從自營到加盟、從整合到撮合、從直控到共享、從眾籌到區塊鏈。光我不加思索就能隨手敲著么多細分領域。
讓大家獲得的認知是,互聯網的單點突破理論在后市場一個都沒走通。每個領域都突破的很苦逼,不苦逼的早就早死早超生了。諾大的一個后市場,真正能從全貌,一個立體角度能看清楚行業的都不多。
原后市場行業的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細分領域,對產業上下游理解大多停留在買賣階段。更別說能夠跳出產業,再從一個全局優化和重構的角度去看這個產業。
后市場產業的復雜度,又不是一個野蠻人就能直接干掉的。新的入局者需要學會如何和產業的成員打交道(這要比電商摧枯拉朽的干掉線下店面要難很多)。
2、行內人有資源沒高度,行外人永遠是行外人
這個行業要想成,即需要產業內的“連橫”,又需要產業外的手握先進生產要素(注意不是生產力)的“合縱”。這就需要多方融合??墒?,產業間的無縫溝通,似乎比人類和外星人之間溝通也不會難到哪里去。
這其中的狀態就是,行業內的人有大把的資源,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做,怎么轉型。很難跳出行業想問題,更不用說根據行業問題,將先進的生產要素整合成生產力,真正在后市場落地。
而大把的跨界人員,花了很多學費、做了很多事情,卻換不來和產業里的人坐下來喝杯咖啡。對,這真的是我遇到很多跨界的創業者的狀態,他希望在二環高檔寫字樓下面的星巴克請汽配店或修理廠老板喝杯卡布奇諾。但是他們真的,找個地攤,擼幾根臟串、兩杯沾滿油炸花生米油污的二鍋頭、光著膀子和你說點行業的真心話。
不是我在可以貶低行業的人,這是一個真實狀態。后市場是典型的熟人經濟,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約定俗成的語言。要理解行業,不是讓他們去適應你,而是你要先去適應行業。這也是,著么多創業項目,我們發現幾年下來,當初的跨界打劫者,逃離的逃離、改作副業的做副業,我不知道后市場干到懷疑人生的創業者們有沒有出家的。
3、十八般武藝敵不過投資人爸爸
行業的長周期性和整合復雜度決定了,后市場從0到1的積累期,漫長而低產出。在這個階段,形成不了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下,平臺公司的效率還低于行業夫妻老婆店、花海量投入帶來的利潤提升敵不過偷稅漏稅。
而要熬過這個階段,需要的資金量大的驚人。這個時候往往產業資本或者大資金進場,成了大老板。創始人團隊失去了決策權。這也是一個危險信號。
縱是有十八般武藝,你也很難說服投資人爸爸,接受行業規律和周期。
4、后市場人才二律悖反:要么安心熬成行業熟手,要么去賺快錢
接下來就是個經濟學問題,如果一個人不是具備《三體》里智子的光速學習能力,他如果要達到可以深度理解這個行業到可以重構思考,至少需要大幾年的時間。對不起,快速學習天才都去搞AI、自動駕駛、區塊鏈去了,這個行業根本不在人家的擇業范圍之內好吧。
要干后市場,得受得了唐僧九九八十一難的苦、還得接受最后不能成佛只是凈壇使者的命。
因此,優秀的人才會覺得花大把的青春年華,放在后市場不是個苦不苦的問題,而是個傻不傻的問題。比起找個阿里、騰訊爸爸,流量倒流,2,3年就能IPO的領域來說。干后市場真的是個不劃算的選擇。
但反過來想,要干成后市場沒點傻勁還真不成?!奥斆魅恕闭娴母刹涣撕笫袌?。
5、傻過之后,還要有大格局的行業重構能力
能夠傻傻的堅持下來這一點,已經淘汰了全國95%的后市場創業者。別以為這是考驗結束,真正的考驗剛剛開始。好比,電影中的常見鏡頭,被一個怪獸逼到死路,怪獸卻莫名其妙的跑了,這個時候不是松一口氣,大概率的是你身后有個“怪獸的平方”在等待。
這個“怪獸的平方”,是如何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這個產業。怎么把這個又重、又原始、又無聊的事情,變成一個可以大比例的收集數據、并且用機器替代人決策、真正讓產業供應鏈重構,產生大比例的成本下滑等一系列問題。
當然,后面這類人才不少,他們經過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幾輪升級后,不算太稀缺??墒?,最稀缺的是,行業的創始人能否從開始帶著“站在未來看現在”的戰略目光,從初期,傻傻的就堅持,如何將業務合理大規模在線化。只有將接力棒到這一步,產業的創始人才算完成初步的歷史使命。然后才是,科技登場。
深圳市歐野機械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福田區梅林路福多工業區
聯系人:代先生
手 機:18823852826(深圳)
15338368035(東莞)
電 話:0769-89802030
微 信:oyea1688
公眾號:szoyea
E-mail:1659590865@qq.com